Search

這星期比較忙,忘了整理一下上星期的訪談,上星期是訪談拍寶寶為主的小詩琦負責人李雪莉,我大概整理一些重...

  • Share this:

這星期比較忙,忘了整理一下上星期的訪談,上星期是訪談拍寶寶為主的小詩琦負責人李雪莉,我大概整理一些重點,因為主要是大型攝影工作室的經營,目前很多朋友還沒有走到這一段,但可由李雪莉的分享可先了解之後會碰到事和要準備的工作,這樣就不會當事業體變得很巨大時,會手忙腳亂了。

1.固定的開會:這個在很多個人工作室來說會比較難辦到的,固定的開會就是不論有沒有事就都固定那天開,而且間隔不能太久,固定的開會就李雪莉個人認為,就是一個溝通和交待的流程,也能讓工作室的人可由負責人指引下一直走上相同的目標。

2.數據化:就那天的訪談中了解,李雪莉業績和個人工作量甚至是和工作室的一切都會有大量的數據統計,馬克其實工作室也有做相同的事,不論是工作量工作時數效益都有一套數據在,由數據就可有個根據,也可在人事的拍揮或是未來工作的預測上,能達得更加的精準,而不只是“印象派“的說法,這樣在員工方的管理上也比較難以信服。所以時時記錄不同的數據,會對工作室本身業務的了解有很大的幫助。

3.階層式的管理:因為有了數據,所以可經由不同的數據量來達到階級的進階,階級的進階在個人工作室是比較難的,但如果人數大到有6人以上時,這樣的分級就會是重要的,因為高的階級才會讓員工更有希望,而不會3-5年都在做一樣的事,當然這也是必須人夠多時才可做到的事,但有了階級就會有不同的責任感,也有不同的挑戰,當然薪水上也有所不同,這對於員工的工作意願會是好的。

4.sop的建立:雖然我個人不是很愛這樣的sop建立,但如果是大量出圖的攝影工作室來說,這是很需要的,但如何去建立一個流程,每個人的作法就不同,不過由數據和階層式的管理下,這樣sop的建立會是快速的,畢竟大量出圖的工作室,要的是大家工作的互相cover和持續的穩定度,這才會對大量出圖的工作室的收入才有幫助。

這星期的分享是比較少人會碰到的,但我會認為數據化的建立和固定開會是可以在小型工作室時就可培養的,這樣最少在轉型成大型工作室時,就會有個根基,也會在轉型的路上更順利!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Goodaystudio負責⼈ •人像拍攝/服裝型錄拍攝/美食攝影 •12年攝影及網拍經驗 •?出版過4.7本書 •?Hahow線上課程/yotta線上 工作詢問:[email protected] 課程詢問:[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